
近日,通光集团有限公司喜讯频传:高速数据线新产品从实验室迈向生产车间,开启试生产进程;集团与国内行业领军企业长飞光纤强强联合,组建合资公司,有力推动光纤光缆产能迅速扩张……
通光集团作为海门本土企业,30多年来始终专注于“一根线”的研发与生产,围绕信息通信、智能电网、装备互联、海洋系统四大核心领域,将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不断拓展“一根线”的业务版图,在专精特新领域稳步前行。目前,通光集团旗下拥有4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3个产品荣膺全国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已成为国内行业的标杆。去年,集团销售额突破40亿元,创下历史新高。
洞察市场需求 精准研发新品
近期,通光集团自主研发的应用于人工智能领域的高速数据线正式进入试生产阶段,这一成果标志着通光集团在AI硬件配套领域实现重大突破,有望充分满足人工智能领域日益增长的数据传输需求。
伴随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数据传输的速度与稳定性成为影响AI系统性能的关键要素,高速数据线市场潜力无限。通光集团董事长张忠说:“市场需求是通光集团科技创新的核心驱动力。”去年,通光集团线缆实验中心启动高速数据线研发项目。通光集团在特种线缆方面具备强大的研发实力,多款产品已在航天航空领域得到应用。针对高速数据线传输速率高、损耗小等研发难点,通光集团专门组建技术攻关小组,历经一年时间反复实验,成功攻克多项技术难题,确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速数据线生产技术参数,有效解决了当前AI设备数据传输瓶颈问题。高速数据线将成为通光集团细分市场的又一亮点产品。
精准把握市场需求、针对性研发新产品,是通光集团践行专精特新发展战略的关键举措之一。通光集团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一手抓新产品研发,一手抓传统产品升级,持续推陈出新,满足客户多元需求。近年来,通光集团成功开发出航天航空用柔性电缆、工业机器人用线缆等一系列新产品,去年成功参与国家“十四五”技术基础研究项目。
加大有效投入 提升发展能级
走进海门港新区通光集团工业园,一座150米高的立塔格外引人注目,崭新的厂房内,高端海洋装备能源系统项目即将全面竣工投产。
在“双碳”目标背景下,通光集团积极拓展海缆市场,向海洋经济领域进军。通光集团是国内较早开展海缆研发的企业之一。随着海上风电产业快速发展,通光集团投资10亿元启动高端海洋装备能源系统项目。该项目采用国际一流设备与生产工艺,实现大长度、高电压等级海底电缆的连续化生产,更好地适应国内海上风电向深远海、大容量发展的趋势。项目主体生产车间于去年5月竣工投产,立塔于去年底完成设备安装调试,今年初高压海底电缆项目全面竣工投产。
张忠介绍:“高端海洋装备能源系统项目即将全面投产,标志着通光海洋系统板块构建完成,企业发展能级得到极大提升。”该项目预计今年可实现销售5亿元,全部达产后,年销售可望达到20亿元。
前不久,通光集团旗下通光线缆与长飞光纤合资成立控股子公司。这一合作标志着通光集团在做大信息通信板块方面,从战略构想迈向实际落地。通光集团起源于信息通信业务,已跻身中国光纤光缆最具竞争力10强企业行列;长飞光纤的光纤预制棒、光纤、光缆业务市场份额位居全球首位。双方合作优势互补,合资公司致力于构建从材料到终端产品的完整产业链,为通光集团业务拓展和产能提升注入强大动力。据悉,合资企业运营后,通光集团光纤光缆产能将实现倍数增长。
全力释放产能 实现做强做大
3月初,通光集团中标3.11亿元国家电网项目,这是继今年中标中国联通、南方电网等超亿元大单后的又一重大中标项目。
智能电网是通光集团四大核心板块之一,也是重点拓展的主力市场。其主打产品OPGW已广泛应用于各电压等级以及交流1000千伏、直流±800千伏特高压输电线路等国家重点工程,并远销南美、东欧、非洲、中东、东南亚等地区。去年,通光集团仅中标国家电网公司重要采购项目金额就达11亿元,成功为4条特高压线路供应光缆和导线,充分彰显通光集团在特高压领域的技术领先地位和卓越贡献。
今年是通光集团实施“十二三”计划的关键之年。年初,通光集团向各子公司及全体员工发出动员令:全力以赴、攻坚克难,确保开局即决战、起步即冲刺、开年即飘红。集团上下围绕新目标,积极拓展市场,全力投入生产,加快推动新增长点产能释放,向全年50亿元销售目标全力冲刺。目前,通光集团上半年业务已基本落实,确保第一季度产出销售额超10亿元。
张忠表示:“通光集团将坚定不移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牢牢把握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契机,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和海上风电产业,依托企业产业研究院,整合高校、科研院所创新资源,联合国内行业龙头企业,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引领行业发展,进一步做强做大,为海门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通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