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edBet体育

图片

当前位置: 首页 > 其他 > 计划总结
区农业农村局2025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来源:南通市海门区农业农村局 发布时间:2025-08-21 字体:[ ]

今年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区农业农村局锚定“南通第一,全省领先”的发展目标,以“两项工作机制”“十二项专项行动”“四项重点工作”为指引,全面实施局年度重点工作高效推进攻坚行动,成立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组、农业产业项目招引和建设组等10个工作小组,千方百计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农业强区建设迈出坚实步伐。我区以优异成绩荣获全省“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争先进位县”,连续五年稳居省乡村振兴第一方阵,“优布局 塑链条 创机制 筑牢全域农业绿色发展根基”入选全国第三批农业绿色发展典型案例,充分彰显“走在前、做示范”的使命担当。我局荣获“2024年度幸福南通建设贡献奖先进集体”称号,区级机关考核连续两年获得第一等次;海门山羊肉入选2025年第一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制定出台《UedBet体育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实施意见》《南通市海门区农村产权交易管理办法》等重要文件。

一、上半年重点工作推进情况

一是聚力科技赋能产业升级,现代农业发展提质增效。推进农业科技创新。组织实施“海门山羊产业研究院建设”“海门山羊笔料毛表型测定、群体提纯复壮及相关功能基因筛选”等科研合作项目,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建成市级以上粮食生产“无人化”农场8家,拥有智能导航辅助系统的农机装备182台,农业无人飞机176台,无人插秧机、收割机6台,其他智能水肥一体化设备、智能控制电动卷膜机、智能喷灌设备、智能孵化设备等820余台套。抓好种质资源保护。实施海门山羊、沙乌头猪遗传资源保护和地方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项目。海门山羊核心种群数量达384只,总存栏813只;沙乌头猪种公猪16头、能繁母猪130头。农科所省级农作物种质资源库保存地方特色种质115个,完成20个特色品种的种植和15.3亩的扩繁工作。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组织海聚食品等2家企业申报南通市级农业龙头企业,组织10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完成监测工作。1-6月,全区规上农产品加工业企业99家,收入54.32亿元,同比增长5.4%;收入2亿元以上企业7家,同比增加2家。推动三产融合发展。制定海门农业品牌营销工作方案,组织志堂芊绿、博涛大米申报省级农产品产品品牌。上半年,全区乡村休闲旅游农业经营主体126个,接待游客269.32万人次,同比增长8.37%,休闲旅游农业综合收入4.2933亿元,同比增长9.62%。

二是聚力改革攻坚开放提速,乡村发展活力持续增强。积极争取一揽子增量政策。组织各区镇及职能科站开展2025-2027年农业农村领域项目储备申报工作,共收到储备项目19个,计划总投资12.4亿元,计划申报政策性资金8.7亿元,其中超长期国债项目1个,地方专项债券项目6个,中央预算内项目12个。指导完成海门都市农业园和年产15吨优质大米新建项目政策性金融工具储备工作,计划申请政策性金融工具资金1.136亿元。深化推进全国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目前综改所有项目已完成建设和验收,常乐镇A+智能温室、乡创中心,正余镇100亩连栋大棚、王灶河老街等项目已开始运营或使用。总结提炼形成“规划共编—要素共享—生态共治—产业共兴—治理共融”的区域协同型乡村复合发展机制、“科技赋能—产业融合—技术普惠”的乡村产业发展机制、精准协同“招引—培育—孵化—激励”的乡村人才振兴机制、“数治提效—民生提质—群众参与”的共建共治共享乡村治理机制等四大机制,以及十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具体机制路径。稳慎实施第二轮土地延包工作。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土地承包政策,指导区镇开展摸底调查,摸清二轮承包(确权)情况、人口及承包地变化情况、消亡户、五保户、无地户、少地户、集体土地资源等,以及农户延包意愿,平稳有序推进土地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工作。加快构建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编制完成区域性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建设规划布局方案(2025-2030年),东部、西部、北部3个区域农业技术服务分中心均保持正常运转,围绕粮食安全、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绿色农业、智慧农业等领域开展农业技术指导工作。计划建设4个农事服务中心,打造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运行规范的“1+3+4+11”农业技术服务格局,构建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经营主体为依托、服务网络为支撑的现代农业综合服务体系。持续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扩大土地流转履约保证保险覆盖面,已开出土地流转履约保证保险单数74个、租金706.06万元、面积0.75万亩,保费金额18.74万元。全面实行农村集体产权线上交易,上半年交易项目681个,成交金额8113.82万元,溢价总金额121.83万元,溢价率1.5%。

三是聚力稳产保供筑牢根基,粮食安全防线更加牢固。全面夯实重要农产品稳定供给基础。上半年,受干旱天气影响,克服困难完成夏粮生产任务。据统计部门反馈,种植面积32.38万亩,同比增长0.3%,超额完成上级下达的夏粮播种面积任务。单产246.5公斤/亩,总产79814吨,单产和总产略有下降。南通市粮油高产竞赛活动中,临江强旺农机专业合作社油菜实测产量达280.8千克/亩,居全市第一。上半年蔬菜(西甜瓜)播种面积32.34万亩次,总产量84.13万吨,总产值15.48亿元,分别较去年同期增长0.18%、4.81%、2.54 %。生猪存栏8.46万头,同比增长98.9%(其中能繁母猪存栏量达0.84万头,同比增长58.12%);出栏9.92万头,同比增长13.8%。淡水捕捞、淡水养殖、海洋捕捞等水产品总量2.32万吨。高质量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积极争取中央和省级资金1.738亿元,全区将新建高标准农田2.54万亩、改建3.8万亩,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0.83万亩。全力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全力构建以区级定量监测为核心、镇村抽检为重点、第三方速测服务为补充的“三级”监测网络,对全区种植、畜禽、水产三大类农产品开展质量监测,重点整治“7条鱼”(鳊鱼、鲫鱼、黄鳝、牛蛙、泥鳅、大口黑鲈、乌鳢)“3个果”(荔枝、芒果、香蕉)“2棵菜”(豇豆、芹菜)以及辣椒、鹌鹑蛋。已完成农产品产地速测果蔬类产品41601条,畜禽、水产类完成采样监测857批次,合格率为99.99%。坚决筑牢农业领域安全生产防护。全面贯彻落实各级UedBet体育安全生产工作部署要求,印发《2025年海门区农业安全生产工作要点》,检查各类生产经营单位294家次,发现隐患63项,全部整改到位;加强灾害性天气防范,发布预警信息14次,召回渔船220艘次;登船执法检查渔船65艘次,巡查海洋岸线520公里,海域巡航2500公里。联合公安、海警、海事等部门开展鳗鱼苗捕捞、伏季休渔及“三无船筏”专项执法行动21轮次,立案查处海洋渔业安全生产案件11起,清理拆解浮子筏16艘。

四是聚力增收共富夯实民生,共同富裕步伐坚实有力。聚力攻坚农业产业项目招引建设。制定2025年海门区农业招商引资工作方案和海门区农业产业项目招引建设推进办法。成立农业产业项目招引建设工作专班,先后赴泉州、上海、扬州等地招引农业产业项目。先后举办蔬果产业专题招商推介会和农业产业项目招引培训会。实施“周信息、月调度、季推进”机制。1-6月,共收集到农业产业项目招引信息92条,在谈农业产业项目(不包括光伏项目、非纯动物医药项目、财政项目、明显不能落地的项目)12个,在建农业产业项目(不包括已竣工项目)10个。全力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总投资1.14亿元建设的张謇故里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片区,共安排项目82个,目前在建项目18个,完工项目59个,未开工项目5个。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方面,拟培育17个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总投资1350万元,共安排项目41个(其中11个村安排项目,4个片区内村不单独安排项目,2个村为2024年顺延村),主要涉及农路提升、河道整治、绿化美化、垃圾分类、公厕改造等方面。常态化开展村庄清洁行动,新建农村户厕1661户、整改完成1344户,完成目标任务的100.06%。全力打造市级乡村振兴先行村。今年共培育先行村4个,涉及到上级奖补资金1200万元,镇、村投入96万元,其中产业类项目5个,生态、人文类项目6个,项目建成后预计增加村营收入80万元。目前已完成1个、在建4个、其余正在招标中。创新提升村级集体经济造血功能。截止6月底,全区村营收入为7012.39万元,村均29.46万元,其中稳定性收入为5183.92万元,占比73.93%。海门街道村均44.64万元,全区最高;海永镇村均7.98万元,全区最低。完成2024年省扶持壮大村集体经济项目(临江镇鹤丰、元菊、为民3个村抱团建设光伏发电板)建设,预计每年每村增加8万元的收入。精准施策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今年以来,举办高素质农民培训班14期,培训高素质农民895人。系统梳理促进农民增收、乡村振兴的相关政策文件,主动对接农调队,在9个样本点开展全方位、精细化辅导,积极配合做好农民收入数据监测工作。上半年,我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939元,增幅5.6%,总量持续保持南通第一。扎实做好农业农村领域信访维稳工作。今年以来,共收到信访投诉件19个,目前已办结16个;其中初信初访件2个,目前已化解1个,化解率50%。共收到12345投诉工单610个,其中农村违建类工单341个,同比减少846件,下降71.27%。针对信访问题频发的农村违建领域,我局举办专题培训班,下发《农村违建情况排查单》,对海门港经开区和海门街道等违建投诉居高不下的区镇,发出整改建议函2份。坚持“动态巡查+靶向移交+闭环督办”的机制,巡查发现并移交悦来等4个区镇在建农房违建线索,涉及建设内容与审批规划不符等典型问题,并持续跟踪整改情况。联合司法、信访等部门开展专题协商会10次,办理宅基地违法案件4起,研究制定《海门区农村邻里界址及违法建设治理方案(征求意见稿)》,明确积极预防、属地管理等原则,构建“源头防控、过程监管、长效治理”的制度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