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edBet体育

图片

当前位置: 首页 > 乡村振兴 > 工作进展
多元发展激发集体经济新活力
来源:南通市海门区乡村振兴局 发布时间:2025-03-18 字体:[ ]

在区委区政府和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常乐镇八烈村锚定乡村振兴,以民为本,闯出集体经济发展新路。2024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154.78万元,同比增长25.37万元,稳定性收入占比75.23%,涨幅15.67个百分点,成绩斐然。

强村公司创新营销,农产品跨界出圈

八烈村依托乡村振兴学院,成立“南通市海门区乡见常乐文化有限公司(强村公司)”。区别于传统农产品销售模式,强村公司巧妙整合资源,在文艺交流、业务培训等业务基础上,拓展农产品销售业务。通过精准对接省、市、区企事业单位,签订大米、羊肉销售合同及中秋慰问品购销协议,为其提供优质农产品。2024年,大米年销售订单额达50万元,羊肉销售近千碗。这种将文化业务与农产品销售有机结合的方式,不仅拓宽了销售渠道,还提升了农产品附加值,为村集体带来额外收益,探索出一条农产品跨界营销的新路径。

图片1.jpg  图片3.jpg  图片2.jpg

光伏项目盘活资源,开辟增收新渠道

八烈村在光伏发电项目上独辟蹊径。一方面,与企业合作,利用企业屋顶空间,新增185千瓦光伏发电设施;另一方面,对老村部等闲置资产进行改造,建成180千瓦光伏发电站。这一“上天入地”的资源利用方式,不仅实现了空间资源的高效利用,还为村集体带来每年总计15万元的稳定收入,为其他村庄盘活闲置资源、发展新兴产业提供了借鉴。

深耕农业特色产业,激发土地新活力

八烈村立足本地实际,深耕稻麦轮作产业。在原有260亩稻麦轮作农田基础上,通过退林还耕新增300亩。稻麦轮作产业不仅为村集体创造了近10万元的稳定收入,还在种植过程中注重生态循环,提高土地肥力,实现可持续发展。这种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的模式,既契合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又走出了一条符合自身实际的产业发展之路,彰显了八烈村在提升集体经济效能方面的独特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