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帮助退役士兵实现角色转换,融入地方发展,近日,海门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组织2025年春季退役士兵开展“走出去,动起来”的适应性培训活动,通过参观红色教育基地、感受家乡文化、参与趣味运动等多元形式,让退役士兵在行走中学习,在互动中成长,展现了新时代退役军人培训的创新理念。
走出去:红色教育与家乡情怀的双重洗礼
活动首站来到如皋市红十四军纪念馆。作为中国革命的重要历史见证,纪念馆通过丰富的史料和沉浸式展陈,再现了红十四军英勇斗争的光辉历程。退役士兵们在讲解员的带领下,重温革命先烈的峥嵘岁月,从“听、看、悟”中汲取精神力量。随后,退役士兵们走进如皋历史文化名园——水绘园。这座集园林艺术与人文底蕴于一体的古典园林,让退役士兵们领略到家乡的文化魅力。亭台楼阁、曲径通幽的景致,不仅舒缓了身心,更激发了大家对家乡的归属感与建设热情。“以前在部队很少有机会深入了解家乡,这次参观让我对如皋的历史文化有了全新认识。”一名战友分享道。
动起来:趣味运动会凝聚团队活力
为强化团队协作精神,此次适应性培训还设计了别开生面的趣味运动会。“定点投篮”“摸石过河”“趣味投掷”等项目既考验体力,又充满策略性。退役士兵们分组竞技,在欢声笑语中重温军营的战友情谊,同时也体会到“文武兼修”的适应性培训理念。活动组织者表示:“通过运动竞赛,既能缓解退役初期的心理压力,也能帮助大家快速建立社交网络,增强凝聚力。”
创新培训理念: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参与”
此次适应性培训突破传统课堂模式,以“实地参观+互动体验”为载体,让退役士兵在行走中思考,在体验中成长。海门区退役军人事务局负责人强调:“适应性培训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激发退役军人的内生动力。‘走出去’开阔视野,‘动起来’激活状态,才能更好地实现从部队到地方的过渡。”
活动结束后,参训士兵纷纷表示,这种寓教于行的方式让他们受益匪浅。未来,他们将以更饱满的热情投身家乡建设,在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新“战场”上续写军人本色。从红色教育基地的初心叩问,到水绘园的文化浸润,再到运动场的活力迸发,这场培训生动诠释了“走出去,动起来”的实践意义。它不仅是一次角色转换的“缓冲带”,更成为退役军人拥抱新生活的“加油站”。